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黄光裕入狱说起。
但若人们将内政视为外交崛起的基础,那么对内事务上的问题就尤其不容忽视。在这一传统模式中,国家成为富裕的主体,然后才将财富分配给民众。
这些问题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皆有体现。比如,近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努力,都以国富民强和富国强兵为目标,其中富的主体都是国。虽然人们相信,巨大的成绩一定能跑过巨大的问题,但无可否认,中国出现的巨大问题已不容人们忽视或拖延。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其背景不言而喻:在过去数百年人类历史上,现代化几乎就是西方国家走过的历程,西方为此积累了经验,也走过了弯路。
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步履维艰,与其说是一个政治问题,还不如说其背后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以三十年改革为例,虽然民营企业大幅发展,民生大幅提高,但一有风吹草动,国进民退每每成为人们的惯常思维。但陈晓引进昔日仇人贝恩资本并积极紧债转股,引进外资改善管理本身无可非议,但贝恩则趁水和泥,让国美的内斗一浪高过一浪。
斗争的激烈程度一点不亚于国际政治的博弈,而更像是一部绘声绘色、让人兴奋不已的悬疑大片。国美管理层强调的是业绩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还应该看到,先前的投资者看中的是黄光裕的个人品牌而非陈晓。也就是,当前国美的效益仍依靠的黄光裕先前打下的基础。
试想,陈晓能将玩弄大股东于股掌之间,其它投资机构何不惧怕成为黄光裕第二?而陈晓反覆声称自己所代表的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但如果大股东的利益都不能得到保障,何谈中小股东利益?如果最终陈晓获胜,中小股东那岂不更是胳膊扭不过大腿?更何况,陈晓慷股东之慨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得实惠最多是陈晓本人。从这点上说,贝恩资金再充裕、再雄厚亦难抵众怒啊。
至此,陈晓之心,路人皆知了。而黄光裕妻子杜鹃罕见地二审改判判三缓三并当庭释放,则意味作为黄氏昔日败将的陈晓在国内政治能量上远不及黄家。陈晓的出局也就成为必然,最多只是时间问题,即使贝恩最终获得国美控制权。因此,只要黄家不要自乱阵脚,尽管胜负未必马上在9月28日见分晓,但时间等有利因素在黄光裕一边。
永乐创始人陈晓成为黄光裕的打工仔。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黄光裕入狱说起。即便如此,中国民资与外资的世纪较量仍将继续。在互不相让的情况下,那么谁将是最后赢家呢?从发展模式看,黄光裕主张的规模优先路线—崇尚连锁零售规模化胜于单店利润,吸引上游供应商,快速复制大量门店,将能给予外界一种固定资产庞大的印象,借此打造资本运营的基础,通过形成对竞争对手的绝对压制力后再回头提升效率。
在大股东黄光裕家族给出的最后通牒期限(8月25日)到来前,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管理层为了掌握决战的主动权,将国美电器的特别股东大会的日子,定在了9月28日这一法理上的最后时限。陈晓手段貌似高明,其实则犯下严重错误。
更糟糕的是,在黄光裕与陈晓在机构投资者竞选中,尽管陈晓四处向机构拜票,但掌握1/3以上投票权的黄光裕本身就是陈晓难以逾越的大山。这样的结果是,苏宁电器的规模原来只是国美电器的60%左右,现在正在全面超越,但陈晓方面也拿出了创2008年末以来最好记录的半年业绩报表——公司经营利润同比上升86.14%,以证明当前国美管理层的能力。
不过,黄家可能也会承诺避免国美电器倒退到家族经营方式的老路上。5月11日,大股东黄光裕、国美股东大会曾否决了三位贝恩非执行董事的任命,但国美董事会当晚仍强行通过了这一任命。一是引入战略股东贝恩资本以摊薄黄光裕夫妇的持股比例。2009年上半年之后,继承了黄光裕昔日法宝的陈晓所主导的国美电器董事会则充分利用董事会所拥有的权力,实施去黄光裕化。等到黄家对陈出手时,稍有不慎的陈晓也许这次要输到脱裤子。8月5日,国美则宣布起诉黄并提出索赔。
由此,黄陈对国美控制权的博弈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由于在黄光裕担任董事局主席期间多次修改公司章程给予董事局最大的权力,其当时是为了更好地通过强势董事局来控制国美电器,而股东大会却成为一个不太重要的机构。
2008年黄光裕因操纵股价罪锒铛入狱,同年11月,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再说,陈晓方面优良的业绩成长是否能保证长期的可持续并满足股东不断增大的胃口?总之,在自身利益和感情的考量下以及为避免黄光裕一方发起更多、更猛的战争,包括贝恩在内的投资者最终均可能妥协或倒向黄家。
陈晓作为职业经理人与外面资本合作,如最终使大股东丧失控制权的话,陈晓失去的是作为职业经理人最基本的道德——商业伦理和信托责任。8月4日,黄家发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取消董事会增发股权的一般授权并罢免陈晓。
黄光裕方面则强调的是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更不要说,这些受到惊吓、辛辛苦苦创下一生基业的民营老板存在抱团反击的可能。更进一步,陈晓利用期权激励拉拢黄光裕心腹旧臣,因为投资者出于公司管理层和运营策略稳定的需要,而倾向选择支持现任管理层。不过,在中国仍是一个跑马圈地年代,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尽管黄光裕可能有不合理的诉求,陈晓原本应当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之间的平衡者,而不应是大股东的挑战者,这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应有之道。由此,黄、陈双方力争机构投资者支持的竞选。
谁知黄光裕留用的陈晓竟是给国美、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可怕的地雷如果仅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和增发新股以大幅度稀释和削弱黄家股权和话语权还能以特殊情况解释,那么陈晓还与贝恩建立攻守同盟——陈晓被免等捆绑性苛刻条款违约则要赔贝恩24亿元就让人瞠目结舌了。
即便如此,中国民资与外资的世纪较量仍将继续。眼前效益与长远发展方面,黄家仍是先赢一着,陈晓8月23日不得不宣布店面再次扩张。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黄光裕入狱说起。陈晓手段貌似高明,其实则犯下严重错误。更糟糕的是,在黄光裕与陈晓在机构投资者竞选中,尽管陈晓四处向机构拜票,但掌握1/3以上投票权的黄光裕本身就是陈晓难以逾越的大山。8月4日,黄家发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取消董事会增发股权的一般授权并罢免陈晓。
更不要说,这些受到惊吓、辛辛苦苦创下一生基业的民营老板存在抱团反击的可能。8月5日,国美则宣布起诉黄并提出索赔。
陈晓的出局也就成为必然,最多只是时间问题,即使贝恩最终获得国美控制权。尽管黄光裕可能有不合理的诉求,陈晓原本应当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之间的平衡者,而不应是大股东的挑战者,这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应有之道。
2008年黄光裕因操纵股价罪锒铛入狱,同年11月,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进入 储昭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美内战 。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